茶文化

体育平台注册前苏联斯大林一生喜爱喝茶。1949年斯大林70岁生日时,毛主席还专门备了祁门红茶作为贺礼。
1964年,老舍在徽州讲学,品尝祁红后,曾留诗一首《咏茶》——春日春风采新茶,生产徽州天下夸;屯绿祁红好姊妹,浓妆淡抹总无瑕。
1979年,视察黄山时说:“祁红世界有名,你们祁红、绿茶搞小包装,包装一定要搞漂亮,当纪念品,他带回去送人,表示他到过黄山,了不起。”
如今,最早一批制作祁红的老茶企多已淹没于历史的洪流。惟独在长江南岸九华山脚下的池州市贵池区,却有这样一家企业成为了“幸存者”,在打造中国红茶第一品牌的道路上,已经走过69年风雨飘摇。
祁门红茶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创制成功,主要产区包括安徽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等地。
“而据当代茶圣吴觉农和茶叶大师胡浩川的记载,祁红出世的时候,正是中国出口茶叶市场比较暗淡的时期,面临着日本,尤其是印度等地茶叶的激烈竞争。”安徽国润茶业董事长殷天霁表示。
19世纪中期,茶叶曾是中国对外出口的“拳头产品”。当时,对于中国茶叶需求量最大的国家是英国。1868年,英国人均茶叶消费量是3.52磅,中国茶叶占93%,印度茶占7%。
到了19世纪后期,由于工业化、标准化不足等原因,中国茶叶所占比重急速下降到11%,被印度茶、锡兰茶赶超。
“但祁红的出现,把世界的目光一下子就拉回了中国红茶上来。”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世博会”上,在茶叶品类中,祁红一路斩关夺将,击败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茶等名茶荣获金牌。
在新中国成立前,受国内外战乱等影响,祁红还没能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茶。但建国之后,茶叶贸易作为恢复经济的重要手段再次被提及,国家在祁红的主要产区祁门和贵池率先建立了两个茶厂来提振祁红的生产。
殷天霁介绍,在1979年,茶厂向国家上缴的利润是近130万元。“换算下相当于现在的1.3个亿。”可见,祁红在彼时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红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减弱,加之鼓励出口的扶持政策取消,红茶出口严重萎缩,许多红茶的主产区纷纷改制绿茶。
“祁红产业最初的发展动力主要是对外贸易,在国内的消费市场并没有普及。再加上一些恶性竞争带来的打击,彼时的祁红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
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的殷天霁,有着科班出身的专业背景,对祁红乃至中国红茶的发展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与判断。
祁门红茶三家老企业中的祁门茶厂、东至茶厂(原贵池茶厂东至尧渡街分厂),先后在2000年前后完成改制甚至二次改制。贵池茶厂则于2003年6月整体改制为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而最后,国润成为了唯一幸存的祁红老企业。
“其实在改制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很多困难。改制时,很多企业甩掉了银行‘包袱’,但国润茶业却承接了全部的银行债务,企业运营过程中经济压力很大。”殷天霁表示,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国润承接了银行债务,反而赢得了银行的信任,改制后继续与金融机构保持了良好的合作,企业得以良性发展。
此外,殷天霁加入后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彻底“破局”原本过度依赖外销的状况,并积极走品牌化之路拓展内销。
“润思一词取自古代的两句老话——‘润物无声’和‘大道行思’。这是我们对祁红寄予的一种理想化期望。”殷天霁还分享了一则有趣的故事,“实际上,很多人对我们的品牌名还有很多不同的延伸理解,一位朋友曾经这样解释,润思其实就是润心、降脂、健胃、益思,这样的解读其实也很有意思。更重要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这个品牌。”
拥有品牌的企业收获了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和延续性。注入“灵魂”后的润思祁红,也焕发出了中国红茶所代表的全新活力。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润思祁红代表中国红茶入选“中国世博十大名茶”,并被选定为世博会联合国馆专用茶,潘基文等近百位各国政要亲临现场、品饮润思祁红。
2017年,润思祁红代表安徽茶品牌参与外交部安徽全球推介会。外交部长王毅品尝后,面对500余位外国大使和领事,称赞润思祁红是“镶着金边的女王”。
润思祁红的手工制作工艺,贯穿了“看茶做茶”的原则,工艺则根据原料特点随时调整,需要对品质的精准把握和制茶经验的多年累积。润思祁红一直掌握着祁门红茶的核心手工精制技艺,并通过师徒关系秘加传承,涌现出程家玉、唐克忠、袁同昌、金冬至、程春树、汪松柏、程晓祥等代表性传承人物。
“从1951年建厂到现在已经过了69年,所有的生产技术都是没有‘断代’的。”殷天霁指出,“遗憾的是,许多生产祁红的老企业已经倒闭了,但有关祁红的技艺与记忆都在我们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传承。”
2017年,润思祁门红茶老厂房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等专家在池州授牌。这是中国茶行业唯一入选的建筑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引进欧洲、苏联等国外建筑技术所建造的工业建筑佳作。
老厂区现存的建筑主要有祁红制茶车间、祁红木仓和手工拣场。建设标准均是按照当年著名茶学家提出的祁红品质要求和加工仓储规范。
“单院长最著名的观点之一,就是‘文物必须是活的’。而曾经的贵池茶厂不仅建筑的外形完好,技术也仍然存在,设备持续运转,生态继续进行。”殷天霁介绍,“这里还保留有世界上现存唯一的木质联装祁门红茶生产线。”
为此,国润茶业制定了“润思”商标五大工程计划,打造工业旅游品牌,赋予茶厂新的文化内涵。分别是:博物馆工程、旅游工程、文创空间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和城市特色工程。
“但无论如何,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让消费者喝上真正好的祁门红茶。”殷天霁表示,“品牌的作用就是为了与散茶拉开区别,散茶的品质是不可控的,但如果你有了品牌,就必须对品质负责。”
为此,早在欧盟、日本等国家提出“农残壁垒”时,国润就对农药残留等食品卫生标准要求严格把控。2000年开始建立了第一家有机茶生产合作社。
“在当时这属于十分先进的一种模式,国润是从源头上做的最早最扎实的茶企之一。”殷天霁表示,“以出口为例,我们迄今没有遭遇到因农残质量被客户投诉或退货的问题。”
祁红早就闻名于世界,但也一度经历过“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境。重振祁红风采,让祁红不仅香飘海外也能留香国内,润思祁红的品牌建设之路值得茶人细细推敲思考。而那历经时间沉淀在建筑中的茶味,也像一枚由树脂化为的琥珀,留存下祁红最初最纯的味道。